1848年《共产党宣言》问世,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。但是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第一个中译本《共产党宣言》是在浙江的一个小乡村里诞生的。
这个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2月。当时,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广泛地传播了,人们迫切需要有中文本的《共产党宣言》,因为马克思的著作大部分是德文版、英文版、日文版,中文版很少,特别是《共产党宣言》。所以,上海有一个进步刊物叫做《星期评论》,他们就约请陈望道来翻译中文版的《共产党宣言》。那么为什么找陈望道呢?这是有缘由的。陈望道1915年就到日本留学,他先后在早稻田大学、中央大学等几所大学学习过,他的英文、日文非常好,中文功底也很深厚。他从日本回来以后曾经在杭州师范教中文,是中文系的主讲。1920年的2月,陈望道由于支持学生闹学潮,被迫地离开了杭州师范。他接受了《星期评论》的委托,带了一个日文本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回到了他的家乡—浙江义乌的一个小乡村,名叫分水塘。义乌现在作为世界小商品的集散地很有名气,可是当年却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,也很贫穷。陈望道带着一个日文本回到了他的家乡。后来,他怕日文本的《共产党宣言》表达得不够准确,于是通过陈独秀找到了李大钊,又借来了一个英文本。这时候,正好是春节前后,人来人往非常多。为了避开人们的走访和干扰,他躲进了一个柴屋,也就是农村家里堆柴火的小屋子。这里十分杂乱,也没有桌子。于是,他就找来了两条板凳,上面搭了一个床板,就当成了桌子,拿来了几捆稻草放在地上,这就是凳子。在这里他开始专心致志地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。那么,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想怎样才能把它变成中国语言呢?陈望道真可谓是绞尽脑汁、煞费了苦心。刚开始翻译,《共产党宣言》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把他给难住了。怎样翻译是好呢?他经过反复地琢磨,来回地推敲,最后翻译成这样一句话:“一个幽灵,共产主义的幽灵,在欧洲徘徊”。这句话,一直到现在都被很多人引用。当时,陈望道翻译常常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,他母亲非常地心疼他。大家知道,南方的早春,又潮又冷,他母亲怕他冷,就给他灌了一个汤婆子(就是现在用的暖水袋)。怕他饿着,就用糯米给他包了几个粽子送来,旁边还给他放了一小碟糖水,让他趁热蘸着吃。过了一会儿,母亲想看看他吃了没有,就进柴屋来问:“望道,你吃了没有啊?糖水够不够?”结果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母亲看到陈望道满嘴都是墨汁,就问他:“你这是怎么回事啊?”陈望道这才发现他把墨汁当糖水蘸着吃了,母子俩顿时哈哈大笑起来。
陈望道就是在这个小柴屋里克服了重重困难,花费了比平时翻译不知多少倍的时间才把《共产党宣言》的全文翻译了出来。
《共产党宣言》中译本面世后,很受读者尤其是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的欢迎。印数有限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初版本很快销售一空。至1926年5月,此书已相继印行了17版,足见其流传之广和受欢迎的程度。
陈望道所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初版,既没有精美装帧,也没有采用优质纸张,但在那个年代却犹如一面旗帜,指引着中国革命者前行。毛泽东1936年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:“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,建立起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。”其中就包括他在1920年夏秋读到的中译本《共产党宣言》。
《共产党宣言》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中国的出版,让中国人直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,不仅使当时中国思想先进人士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,坚定了他们追求共产主义的信念,而且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,更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。